其實,小呂的經歷只是眾多網購者中的一個縮影。在隨機采訪的市民中,當被問及網購的原因,“便宜”“方便”這兩個詞出現的頻率最高。但是,也有不少市民反映在網購中有過受低價誘惑而購買假冒偽劣商品的經歷。
有關人士說,消費者在網購中易受“超低價格”或遠低于線下價格的誘惑。“實際上,同品牌商品的網購價與線下價不會有太大懸殊,相差幅度一般在10%左右。”有關人士說,加上運輸環節的費用,有些網購商品可能比線下價格還要略高。
近日,淘寶網報告顯示,當前國內網購市場正從最初的“淘便宜”向“淘品質”轉變,買便宜商品已不是網購的惟一選擇。有關人士醒消費者,如果網購商品價格遠低于線下價格,一定要謹慎購買,避免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如果商品價格低得誘人且需直接支付就要更加注意。
“網絡購物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過程。”有關人士說,但網購時要盡可能使用第三方平臺交易并嚴格按照網站的交易流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