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2年3月6日,在近三年的時間里,網上交易保障中心共接到網上消費者投訴19614條,平均每天近20條投訴舉報。投訴量最多的四大領域分別是:網絡游戲、數碼通訊、網絡支付、服裝服飾。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在2011-2012年度,網絡招聘求職領域的投訴明顯增加,排名上升很快。主要的欺詐形式:不法網站要求受害者預交職業培訓費、置裝費或發布網絡兼職工作信息,要求繳納保證金等。
從投訴類型看,2011年排名前三位的是“網絡欺詐”、“付款不發貨”和“退貨不退款”。2012年的統計數據分析顯示:“網絡欺詐”、“付款不發貨”依然排名前兩位,“拖延或不予處理交易”的投訴數量已經超過“退貨不退款”一躍成為第三位,這部分投訴對象大多是團購網站,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團購行業無序競爭、誠信不足的整體現狀。
此外,“出售假冒偽劣”方面的投訴也增長較快。部分網絡經營者以次充好,虛假宣傳,并標出誘人的低價,致使消費者遭受損失。
需要特別警示的是,近期網絡釣魚現象愈發猖獗,消費者損失慘重,已接到的投訴中,個人損失超萬元者不在少數,最多損失達十余萬元。在網購過程中,消費者放松警惕,任意接收并運行陌生人發送的網絡鏈接、文件,并使用網銀支付,被木馬病毒盜走網銀賬號和密碼,這是遭受損失的主要原因。犯罪分子利用高技術手段,利用各網絡服務商技術系統和管理上的漏洞,迅速轉移贓物、洗錢,其跨地域、跨行業(涉及交易平臺、第三方支付、電信服務商、銀行、網游服務商等)的犯罪活動,給維權造成困難。大量被騙消費者投訴無門,損失無法追回。
鑒于上述情況,網上交易保障中心在向國家有關機構呼吁加強監管的同時,在分析大量案例的基礎上,精煉出相關口訣,幫助廣大網絡購物消費者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
“網絡防騙口訣”——
絕對低價是陷阱;定金押金為噱頭。
網游交易要當心;合作加盟須謹慎。
投資理財風險大;代理加工問題多。
物流擔保不可信;貨到付款才放心。
交易之前先驗證;安全可靠是第一。
“一查二辨三防”——
一查:查網站IP是否在境外;
二辨:辨認網站備案號真假,辨認網站運營公司真假;
三防:防低價、防押金、防高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