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專欄作家賀貴江發起話題: 2011年中國網購交易額超7800億,但浮華被后卻充滿了灰色身影,一年的網購消費投訴可達近10萬宗。315到來之際,揭露虛假商家、曝光買賣交易中的不公平條約人人有責。
且看業內資深人士是如何看待315消費者維權。
?喬聰軍(網上交易保障中心):法律法規的制定總是滯后的,互聯網的治理行之有效的是行業自律,因為行業中的人最清楚哪里是薄弱環節,最清楚該如何解決。“大市場,小政府”,依靠市場中無形的手去調節。當然,中國整體經濟環境中誠信體系的缺失,是最主要的根源。相信網絡的力量,只有商家、消費者“雙贏”才能夠良性發展。淘寶作為一個巨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雖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確實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在帶動整個電商行業向前走。
王利陽(網絡觀察家):工商總局已經發力規范團購行業,下一步應該會是對整個電商行業的規范,至于政策下來后能不能實行到位就有待考量了。網絡消費市場騙子太多,消費者和商家都成了受傷者,電商秩序需要快些得到解決,盡力滿足買賣雙方的利益。消費者不能做任意被宰割,商家也不能做肉雞,誠信到底在哪里?
陸海天(資深律師):主要還是立法的缺位造成的問題,我國電子商務相關的市場如此龐大,卻極度缺乏有限的法律對設計電子商務業務的商業行為提供有效規則,無法可依,法律適用是句空話,有法難依,需要相關部門出臺有利于保護消費者,規范市場的各類解釋。用法治的力量,厘清一片澄澈的消費者信得過的天空。
徐國祥(搜外專欄作家):現在應該從源頭抓起,不要只處罰最下面的,再一個就是要健全支付體系和處罰制度。自己曾經也在淘寶上被人騙了,還是合作了一次認識的人,所以交易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去打錢,要選擇一個信任的中介,要不寧愿不去交易!
周曉鋒(創業者):315之“變味"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只有這一天才會體現維權作用。如此邀功之演意義何在?背后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黑幕,又或者說被打假的只是某些商家的替死鬼而已?
海天游騎冰(網友):主要還是立法的缺位造成的問題,我國電子商務相關的市場如此龐大,卻極度缺乏有限的法律對設計電子商務業務的商業行為提供有效規則,無法可依,法律適用是句空話,有法難依,需要相關部門出臺有利于保護消費者,規范市場的各類解釋。用法治的力量,厘清一片澄澈的消費者信得過的天空。
葉大鋼(華企信息CEO):可信度一直網購是的弊病,但馬云還是做出了一番事業。任何商業模式都有投訴,只是網購因為不能面對面地服務,所有問題會更多。但總的來說,誰也阻止不了人類網購,誰也阻止不了電商的發展,唯一指望的就是國人的素質都高起來,讓投訴的事情更少一些。
阿勝(天天瀏覽器):其實透過這件事可以看到我們社會的一個本質原因:一、中國在快速發展中原有的的價值觀體系被沖擊,新的價值觀體系嘗未建立起來;二、法律制度跟不上中國的民展的步伐。
黃健(速途網專欄作家):其實大部分商家的服務態度還是不錯的,在售后方面也的確也不足,希望在提供購物平臺的公司或者國家多出一些關于網購的規范的要求,消費者們也要合理的利用網購的相關知識積極的保護自己的權利。
賀貴江(草根寫手):互聯網法規體系還有待完善,即使商家也沒有完全的的認證到位,冒充者比比皆是。就像手機行業一樣,什么大陸行貨、港行、歐水等,大部分消費者認識都不全面,甚至購買“山寨機”,由此看來其他監管上還是存在諸多不足的。
莫湘兆(草根作家):網購一直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真假美猴王,而目前對于國內電商而言,即使是知名電商也存在著問題,不僅僅使得原本不怎樣的電商市場洗牌,但這一切應從個人做起,垂直電商更應該步步把關,最終還是個人商業道德和國家法規法律的原因,決絕這一弊端,國內電商還有待不斷發展。
? ? 丁道師(速途網評論中心主編):誠信是電商的基石,也是一家企業的立足發展基本,更是電商企業進行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
杜瑞鳳(評論人士):在這個虛假信息滿天飛,騙子橫行的年代,不需要打假的口號喊來喊去,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讓消費者能夠放心購物,網絡購物陷阱不斷,雖說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依然遏制不了,一方面是法律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消費者警惕度不高,在抓騙子的同時,是不是應該考慮給消費者多上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