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P2P平臺狀告違約借款人勝訴
作者: 每日經濟新聞 文章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本站發布時間:2014-09-11 13:22
483
近日,P2P平臺點融網通過法律手段起訴平臺違約的借款人,這也是P2P行業催收第一案。據了解,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近日判決:被告李某某敗訴,責令歸還借款本金;李某某的擔保人和擔保公司負連帶清償責任。
?有專業人士稱,一般P2P平臺遭遇借款人違約后很少采用法律訴訟的方式,法律催收在實務中依然面臨一定的難度。
?成P2P行業催收第一案
?民間借貸的糾紛并不少見。不過,由P2P平臺狀告借款人這種“特殊”的民間借貸案例,卻極為罕見,成P2P行業催收第一案。
?據點融網相關人士介紹,2013年7月8日,被告李某某通過點融網與80多人達成了借款協議。雙方約定,以21.99%的年利率、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由80多人借款給李某某共50萬元。
?但僅僅支付了兩個月的本息后,被告李某某就開始拒絕繼續還款。點融網的催收團隊在進行持續催收無效之后,決定將其告上法庭。而在提起訴訟之前,點融網的代理律師向借款人發送了律師函,并成功申請了財產保全,凍結了被告人的財產以保障出借人的利益。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除需全部償還所拖欠的借款本金424045.81元,還需支付從2013年9月9日起計的、年利率21.99%的利息和日萬分之五計的罰息。此外,被告還需要向點融網支付違約金84809.16元,以及律師費用和其它全部訴訟費用。
?禮德財富CEO洪凱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種催收方式成功對行業來說是利好消息。以往平臺不敢走司法程序主要考慮兩點:一是周期長,二是還有本身是否被法律認可的問題。
?“過往平臺一般只能通過電話或上門催收,還有公布黑名單的方式來震懾逾期借款人,但效果一般。”洪凱彬表示。
?“針對一些惡意拖欠的借款人,點融網希望能不惜成本,通過法律手段最大程度保護投資人的利益。”點融網聯合創始人郭宇航表示,法院的判決結果也會直接納入個人征信系統,影響借款人的信用,對于那些想鉆征信系統及P2P平臺漏洞的借款人也是一個警示。
?業內:法律催收不會成主要做法
?P2P平臺作為一個純信用中介,有無權利起訴借款人在業內曾引起爭論。大成律師事務所肖颯律師向記者表示,通常,網貸平臺僅是居間人,不是借貸關系中的債權人,沒有權利起訴,但獲得了投資人的授權,可以代為訴訟。
?而點融網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點融網從一開始就在居間協議中設置了相關條款,規定在必要時,出借人可以把債權轉讓給點融網,以便集中起訴。點融網已回購債權,按照與借款人達成的借款協議,點融網有權起訴借款人。
?不過,法律催收在施行中也面臨一定的難度,肖颯表示,在其他地區立案時就遇到了類似情況,沒有單獨的訴訟授權書,立案幾率較小,點融網的法律催收會成為一個標桿案例,但實際操作中還需打磨,畢竟各地基層法院的立案松緊程度不同。
?“法律起訴的難點還在于債權轉讓是否能被認可,從實際來看,平臺是代投資人訴訟,為方便訴訟,才把債權轉讓到自己名下。在實際訴訟中,法院立案庭往往需要原告提供原始權利人 (即投資人)的單獨授權委托書,需親筆簽名或手印。”肖颯表示,另外,借貸合同或三方合同來源于網絡,對非紙質合同效力的認可也是司法機關需要考量的地方。
?對于法律催收會否成為P2P行業通行做法,洪凱彬表示,司法程序只是催收的最后一道防線,并不會成為催收的主要措施,但以后會逐步被行業采用。
注: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